水磨鉆施工工藝在路基抗滑樁基施工中的應用
水磨鉆施工工藝在路基抗滑樁基施工中的應用
以水城公路管理局實施的x235玉馬線公路為例,提供參考
道路路基抗滑樁是公路地質災害治理中常用的結構方式之一,抗滑樁開挖樁基施工受地形復雜、安全要求高、地質條件差、地表建筑物等限制,施工中不允許使用爆破開挖,施工工藝受到高度重視。根據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要求,采用水磨鉆施工工藝,在無振動、無沖擊波的狀態下,安全、快速、優質地完成開挖任務。水磨鉆樁基成孔的施工條件、工藝等特點,為類似地質條件下水磨鉆施工提供參考。
滑坡是山嶺重丘區干線公路路基的主要病害之一,路基抗滑樁是處治滑坡手段之一,抗滑樁樁基開挖受到限制因素較多,在路基抗滑樁施工中既要滿足施工條件,又要保證施工進度與質量,開挖方式的選擇十分重要。根據施工安全要求,以滿足抗滑樁樁基開挖的施工要求。
工程概括:
路線全長45.5km,共19處治理點。路基土石方挖方20111m3,填方19168m3,砌體8737m3,抗滑樁8814m3。沿線工程地質條件病害地貌為構造侵蝕、剝蝕、中山山地斜坡地貌。植被為小灌木和雜草。斜坡自然坡度約25~45°,地形起伏大,西高東底。其中9處抗滑樁樁基距離民居房均在10米范圍內,有的樁基距離民居房僅有2米,選擇合理的樁基開挖方式是該工程的重點之一。
施工特點
選擇的抗滑樁孔位臨近地表建筑物,該處為滑坡路段,地質不穩定,要注意不要對建筑物和地質造成破壞,不允許使用人工爆破。
工作參數:
抗滑樁設計尺寸為1.5m×2.0m,1#~12#抗滑樁樁長為15m,樁中心間距為5m,共計540m3混凝土;而且樁底標高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同進,還要滿足樁底最小的嵌巖的深度,并且將其設計為人工的挖孔樁。
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:
抗滑樁的地層由上至下為卵石土、強風化泥質灰巖、中~微風化泥質灰巖。上半部分采用常規人工挖孔樁,下半部分考慮地形、地地質條件和臨近地表建筑物等各個方面的因素,擬采用水磨鉆成孔的施工方法。5.2抗滑樁水磨鉆施工工藝測量放樣→施工準備→樁孔開挖→出渣→成孔→綁扎及安裝護壁鋼筋→支撐護壁模板→澆筑護壁混凝土→拆模后繼續下挖→循環挖至孔底→樁底檢測達標驗收→鋼筋制作及安裝鋼筋籠→安裝導管→拌合混凝土→灌注樁身混凝土→成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