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挖孔樁施工要求
人工挖孔樁的艱苦在于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很大,而危險則在于施工環境的惡劣,這兩個方面原因的構成,使得在很多地區已經限制使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。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安全,我們注意到直徑較大鉆孔設備正在不斷涌現。
但是人工挖孔畢竟是一種施工方法,在建筑工程中遇有局部的機械無法接近的樁體時,人們總是想起人工挖孔樁。目前國內挖孔直徑為4.2m,國外已達8m。
(1)人工挖孔樁的孔徑(不含護壁)通常在0.8m以上,只有滿足這樣的孔徑挖掘人員才能夠在孔內進行正常的生產活動。在人工挖孔樁開挖前,如果在平面上樁位的凈距離小于2倍的樁徑且小于2.5m時,為了保證樁間的土壁不至于坍塌,應采用間隔開挖的施工手段,排樁跳挖的最小施工凈距不得小于4.5m,孔深不宜大于40m。
(2)開挖土方時應采用分段開挖方法,每段開挖的深度取決于土壁能夠保持直立狀態的能力,一般情況下以0.8~1.0m為一個施工段,挖土由施工人員從上到下逐段進行,同一段內挖土次序為先中間后四周。擴底部分采取先挖樁身圓柱體,再按擴底尺寸從上到下削土修成擴底形。挖土完成后需要仔細清理遺留在孔底的虛土,并且測量孔深和孔底標高。
(3)人工挖孔樁最大的質量問題是孔身不易垂直,為了保證孔身能夠垂直下挖,在孔口地面上應設置十字控制網,可是由于控制網的存在會影響開挖工作的進行,可以將提升設備的鋼絲繩設置在十字控制網的下垂線位置,以便作為挖土根據,粗略控制柱身中心線。
(4)為了防止孔壁坍塌,人工挖孔樁在施工時,應設置護壁,護壁大多使用素混凝土,只有樁徑較大、樁長較長、或者土質較差、有滲水時,才應在護壁中配制6~10鋼筋,上下護壁相交的主筋應相互搭接。
護壁的設置涉及使用護壁模板,而模板的高度取決于開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,從人工挖孔的實際情況來看,模板的高度確定在為1.0m左右為合適,為了拆裝和上下運輸方便,模板可以由4塊或8塊活動鋼模板組合而成。
(5)護壁由支模中心線控制,可以將樁控制軸線、高程引到第一節混凝土護壁上,每節以十字線對中,吊大線墜控制中心點位置,用尺桿找圓周,然后由基準點測量孔深。